9月6日,上線第一天便登頂了AppStore社交榜首,兩天即下架的新浪新款社交APP——綠洲,重新上線了。
從上線宣傳到下架再重新上架,攏共也不過一周不到,這翻天覆地的幾天,到底發生了什么?
9月2日,新浪推出新社交產品——綠洲,定位是打造清爽社交圈,有點朋友圈的意思。
移植微博用戶數據,內測邀請碼邀請機制,一個人可以通過邀請碼邀請10個好友加入,這一點看來也是社交屬性濃厚。
一夕之間,求綠洲邀請碼的動態充斥朋友圈,整個社交圈都是爭相“求綠”。
一時間鬧得不亦樂乎,似乎一片欣欣向榮。
綠洲的危機
然而,綠洲從微博那里繼承的,不只是一大把的KOL及明星數據內容,還有不怎么樣的服務器——辛辛苦苦求來的邀請碼卻無法注冊登陸,瞬間勸退了一大波熱心群眾。
真可謂是來也匆匆,去也匆匆。
用戶體驗差,扣十分。
好不容易登進去,一看,熟悉的配方,還是好幾個熟悉的配方。
主界面約等于Instagram,推薦界面約等于小紅書,照搬程度讓人仿佛回到三十年前。
綠洲
▲主界面連帶評論點贊功能幾乎一樣
綠洲
小紅書
▲推薦界面的分布基本一樣
行為是三十年前的行為,用戶卻不是三十年前的用戶了。這種打著擦邊球實則抄襲行為難以得到現在的用戶認可。
認可度下降,精神體驗下降,扣十分。
在抄襲Instagram方面,綠洲也做的十分緊俏,除了基本的界面和功能,連帶著卡頓也復制了。
服務器不穩定導致的卡頓,無法刷新造成的用戶體驗又是一波下降,再扣十分。
這一系列的不良體驗使得大量用戶下載又卸載,風評一時走低。
而真正導致綠洲在9月4號下架的,是實打實的侵權問題。
綠洲所采用的的logo抄襲了韓國著名平面設計工作室2015給Ulju mountain電影節設計的視覺形象。
9月5號,修改了一下logo,又重新上架了。
當然,還是熟悉的擦邊球,看起來并沒有太大差別。
這一串大小“錯誤”林林總總看起來,這個APP似乎已然注定涼涼。
綠洲的生機
但從它的整體來看,似乎又確實可以滿足當前的一些需求。
拯救微博,在此一舉?
根據微博發布未經審計的今年二季度財報,凈營收同比增速滑落至1%,而當季凈利潤同比降幅更達到26.9%。
微博已經成為中國移動互聯網的“國民級”應用,新浪董事長&CEO曹國偉曾如是說道。
然而在這樣的前提下,微博的變現通路一直甚是狹窄,(微博2019Q2凈收入為4.318億美元,廣告和營銷收入占其中近86%)。
廣告收入是微博營收的大頭。而在各路競品的施壓下,微博必須找到新的營收來源項目,才可使利潤有更多的保障,而綠洲可能就是新浪所尋求的下一個增長點。
在綠洲如此著重發展穿搭、美妝、美食內容,那么可以猜想,未來電商就是最水到渠成的變現方式。
而小紅書下架之前所暴露出來的各類問題和麻煩,虛假廣告,刷單刷量,尤其是內容門檻低質量差等等,恰好是在為剛好在此時迎頭趕上的綠洲排雷。
小紅書廣受詬病的內容門檻低,質量差,這也剛好是微博的拿手好戲。圍繞KOL(關鍵意見領袖)的運營,內容可信度立馬拔高,加上專門的團隊進行運作,內容質量優,用戶粘性也將更優質。
這或許可以成為替代小紅書甚至突破小紅書單一垂直女性的一個點。
除此之外,綠洲也有一些創新型的挺有意思的小功能,例如編輯評論插入表情,點擊一下,插入三個表情😂😂😂,很可愛;
點擊wow!按鈕,自動隨機輸入一段有趣的評價,重復點擊可替換;
除此以外,還有耐人尋味的水滴玩法,有商城、兌換等尚未上線的功能,還是挺值得期待的。
結語
長久以來,用戶詬病微博的廣告許久,朋友圈又始終無法同時滿足愛好與社交,小紅書一時又無法渡劫,一切的一切似乎都給綠洲建立了完美的出頭機會。
然而小風波不斷,加上用戶體驗不及格,成功之路看似并不是那么明朗了。隨著app的暴增,人們選擇變多,門檻自然也更高了,在搭建平臺時,除了考慮整體的方向發展與用戶痛點需求以外,細節更是重中之重,用戶體驗無論何時都應是產品的關鍵點。
重新上架后的綠洲,服務器雖然已經改良了一點,但仍然會有卡退的情況出現。在短視頻橫行,5G即將到來的時代,仍然繼續選擇圖片社交,是固守成規還是以不變應萬變?綠洲是否還有更多的創新留住這一波熱度?用戶體驗是否能再進行改良?綠洲,是否真正能成為新浪的綠洲?是涼涼還是崛起,讓我們共同期待綠洲接下來的發展~
了了網
一站式網絡營銷服務專家